DB3213∕T 1068-2024 大棚芦蒿生产技术规程(宿迁市)

ID

56653CB9BD1B41429F8441A6A3C0904B

文件大小(MB)

0.24

页数:

9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20,CCS B31 3213,宿迁市地方标准,DB 3213/T 1068—2024,大棚芦蒿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production of artemisia in greenhouses,2024 - 07 - 17 发布2024 - 08 - 17 实施,宿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3213/T 1068—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宿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宿迁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扬州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红霞、董良早、耿婷、仲敏、杨秀伟、张琴琴、颜美丽、高学双、缪旻珉、,何井瑞、徐国平、姜红芝、张明、李跃飞、李小艳,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 3213/T 1068—2024,1,大棚芦蒿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大棚芦蒿生产技术的程序,规定了产地条件、生产技术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贮运和生产记录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宿迁市设施大棚芦蒿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2478 农产品生产档案记载规范,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 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产地环境件,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壤耕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砂壤土;灌溉适宜采用微喷灌,5 生产技术与管理,5.1 品种选择,选择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好、耐贮藏、耐运输的青蒿品种,如大叶青秆蒿,5.2 插条准备,6 月下旬,选择无病虫危害,植株顶端5 cm~10 cm 呈深绿色的健壮植株作种株,再将粗壮的种株,平地割下,截去顶稍柔嫩部分和基部老化部分,取中间半木质化茎秆,剪成长10 cm~15 cm的小段,扎,成小把,浸入水中20 h~24 h,然后在阴凉通风处放置10 d~15 d,待须根发出后栽种。每667 m2 生产地,需插条150 kg,DB 3213/T 1068—2024,2,5.3 整地施基肥,5.3.1 茬口选择,宜选择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的大棚种植芦蒿,5.3.2 高温闷棚,规模生产需要连作,应于7月中下旬高温闷棚,土壤灌水后地表覆盖薄膜,闷棚15 d~20 d,杀灭杂,草病虫,5.3.3 整地施肥,定植前15 d深翻晒垡,土壤深耕,结合整地施用优质有机肥做基肥,每667 m2施用腐熟猪、牛粪3000,kg~4000 kg,硫基复合肥25 kg(N:P2O5:K2O=15:15:15),5.3.4 开沟作畦,细耙整平后,作宽1.5 m~2 m的高畦,周围开排水沟,沟宽30 cm~35 cm、深20 cm~25 cm,5.3.5 田间化除,用50 %丁草胺除草剂0.1 L/667m2,兑水50 kg/667m2均匀喷施防除田间杂草,5.4 移栽定植,5.4.1 定植时间,定植时间为9 月中旬~10 月下旬,5.4.2 定植方法,在畦面上按行距30 cm~35 cm开沟,沟深约5 cm~10 cm,然后按株距20 cm~25 cm依次将插条排入沟,中,深度以插条1/2~2/3入土为宜,栽后踏实土壤浇透水,5 d~7 d即可活棵,5.5 肥水管理,5.5.1 水分管理,活棵前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5.5.2 施肥管理,芦蒿施肥应符合NY/T 394的要求。以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结合施用无机肥,不施用硝态氮肥,活棵后,每隔15 d按每667 m2追施复合肥5 kg(N:P2O5:K2O=20:10:15)。有条件可应用水溶性肥料,随水,喷施,节约施肥人工,5.6 温度管理,11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进行大棚覆盖栽培。晴天白天棚内保持在20 ℃~25 ℃,阴雨天棚内温度,保持在12 ℃~15 ℃,根据棚外气温适时通风换气,防止温度发生剧烈变化。冬季夜间温度低于4 ℃,可在大棚内搭建小拱棚并覆盖棚膜保温,促进芦蒿早熟、提高经济产量,5.7 除草,DB 3213/T 1068—2024,3,栽种活棵后,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6 病虫害防治,6.1 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实现“优质、安全、绿色、高效”生产。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配合使用化学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6.2 防治方法,6.2.1 农业防治,栽培时选择生长健壮的种苗,剔除弱苗及被病虫为害的种苗,6.2.2 物理防治,有翅蚜、烟粉虱利用黄色诱虫板诱杀;金龟子、棉铃虫、蝼蛄等成虫利用杀虫灯诱杀,6.2.3 生物防治,6.2.3.1 保护利用天敌,如寄生蜂、草蛉、蜘蛛、捕食螨、瓢虫等,6.2.3.2 利用植物源农药,如红蜘蛛利用藜芦碱防治;烟粉虱、蚜虫利用除虫菊素、苦参碱防治;地,老虎、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利用苦皮藤素防治,6.2.4 化学防治,6.2.4.1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限用的农药和未在蔬菜农产品农药信息上登记的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

……